国富弹性基金,美联储7月28号加息又会带来什么
国富弹性基金,美联储7月28号加息又会带来什么?
美联储加息后,意味着更高的利息回报和金融资产回报,这会导致新兴市场的国际资金,回头流入美国市场。
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美元流出,会使本国货币面临贬值压力。
近期举行的“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表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20天左右的时间内从6.3跌至6.8左右,“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元指数走强,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已经上涨约8%,日元、欧元、英镑对美元也都大幅贬值”。
对于像中国一样的新兴市场而言,货币快速贬值隐藏着巨大风险。比如,在1994年的美联储加息周期中,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迅速贬值,其中墨西哥尤甚,货币大幅贬值,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大量资本从墨西哥流出,国际收支情况恶化,直接导致了墨西哥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货币危机。
实际上,美联储只要向市场抛售美元国债,就可以回收美元,当市场上流动的美元减少时,美元的融资成本就自然上升,如此就实现了加息。
而美联储回收美元,可能会减少流入股市的资金,股市也就相应下跌。
举例而言,互相联通的几个水池,就像股市、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如果从一个水池里抽掉一部分水,其他水池的水位也会相应下降。
比如在1990年代末,美国同样经历了难以忍受的高通胀,为了应对通胀,美联储开启了加息周期,1999年6月开始,11个月间加息6次,共计1.75%。
当时美股处于高位,大量的资金涌入互联网概念的公司,在2000年3月10日,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达到5000点的高位,一年的时间上涨超过一倍。
加息周期,刺破了“互联网泡沫”,纳斯达克指数接连暴跌,之后两年被抹掉5万亿美元的市值,大量公司被清盘。
然而,现实世界的金融活动,远比理论更复杂。比如2015年12月美联储又开启一轮加息,在37个月加息9次,累计加息2.25%。这一次,股市却表现强劲,不仅修复就业市场,通胀的压力也得到缓解。
为何1999年加息会使股票大跌,2015年加息却不会?经济学家对此解释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因为1999年股市存在泡沫,而2015年则少得多;也有观点认为,2015年加息时间更长,幅度更缓,没有过度刺激市场。
就当前这个加息周期而言,美联储加息以来,股市表现不佳。道琼斯指数连续七周的周线下跌,是20年来最长的跌势;纳斯达克指数年初至今下跌超过20%。
如果加息的幅度比较大,经常会看到财经媒体上出现另一个词——经济硬着陆。
所谓经济硬着陆,中国也曾因为加息太猛而出现过。
中国经济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后出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下海、投资、经商、暴富,成为那个年代的关键词。
两年之后,中国开始出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甚至超过20%,广州等地出现大米抢购潮。恶性通货膨胀促使中国不得不加息。
然而,中国加息幅度太猛太快,从8%上涨到13.5%,两年左右时间加息550个基点。这一超高利率影响企业贷款意愿,新项目减少;也使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抽贷、惜贷、断贷,使很多在建项目无疾而终,成了烂尾楼。
最有标志意义的是当年的“海南热”崩盘。多年来徘徊在每平米1000多元的海南房价,在1992年暴涨超过5000元,1993年超过7000元。经历了1994年和1995年的加息之后,海南房价在1996年崩盘,萎缩程度一度超过80%。
激进的加息戳破了当时的房产泡沫,使个人破产,开发商资不抵债,银行不良资产爆表。海南出现一地烂尾楼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间倒闭的银行。之后多年,海南都在消化泡沫的代价。
经济硬着陆在中国经常被形容为“系统性风险”,而在当前美联储加息的进程中,也有人在担心重蹈覆辙。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资产管理部门近期发布报告称,美国经济“硬着陆”的概率大增,该部门首席投资官莎莱特(Lisa Shalett)在报告中表示,美联储仍准备加快政策收紧步伐,缩表行动也箭在弦上,通胀也被证明很顽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注意力正转向潜在的增长恐慌,甚至可能是彻底的衰退。
报告中认为,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27%,而3月份时的预期只有5%。
莎莱特认为,尽管美联储希望实现软着陆,但通胀压力几乎没有放缓,美联储还是面临着加快货币紧缩步伐的压力。再加上俄乌战争和中国抗疫封控等复杂因素,“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
对于美国居民而言,加息带来最直接的痛感就是房贷压力的上涨。
根据房地美(Freddie Mac)的最新报告,美国五月第一周的30年房贷平均利率升至5.27%。而在两次加息之前,去年12月时仅为3.11%,而这一数字在短短一年之前的2021年1月时,仅为2.65%。
5.27%的最新利率也创下2009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021年1月时的纪录低点为2.65%。
根据数据公司“黑骑士”(Black Knight)计算,按照目前美国房屋均价,一套首付按照20%,贷款30年的房屋月贷支出占美国人收入中值的31%,是自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的最高比。
这一压力也传导到香港。由于香港实施的是联系汇率制,美联储加息后,香港金管局也跟进加息。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在经济仍未全面恢复、失业率偏高、许多市民收入受压的环境下,对部分正背负房贷者,加息将增添他们的压力及对生活的忧虑;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疫情对业务的打击仍在,全球供应链及物流运输也未完全畅通,经营仍然艰难,持续加息意味其偿还贷款的压力亦逐步增加。
银科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夏春撰文表示,市场担忧美联储更快加息,会令信贷活动放缓和抵押贷款利率飙升,戳破这一轮地产热潮的“泡沫”。
值得一提的是,在货币政策上,中美之间出现分化。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中国则面临越来越大的降息预期。
由于疫情带来的压力,中国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为了稳住经济,中国逐步放开了限制了多年的房地产市场。5月15日,中国调整住房信贷政策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由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按4月20日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计算为4.4%)。
换言之,按贷款金额5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估算,利率下调20个基点,平均每月可减少月供支出约60元,未来30年内共减少利息支出约2万元。
加息就是利率上升。
美元就是美联储印的,理论上美联储的美元无限,或者说天下美元出于此泉。
各大银行存钱到美联储,得到的利息更多,从美联储贷款,要还的利息多。
既然如此,那银行肯定会减少贷款,增加存款,这样吃到的利息多,要还的利息少。
银行手里的钱变少,那么从银行贷出来的钱就会变少。
银行里贷不出钱,就没那么多钱来投资。
没钱投资,进入股市的钱就会少。
进入股市的钱少了,股票交易总值就会变小。
没钱投资,就不能买设备,开工厂,注册公司,雇佣人。
所以设备没人买,会跌价,人才雇佣少,失业率上升。
生产设备跌价了,生产的商品就便宜,老百姓手里的钱就能买更多商品,现金就值钱。
现金值钱,利率又高,股票又跌,商品又降价大家就会把钱往银行里存。
天下美元涌入银行,最终会涌入美联储。
所以美联储加息,就是向天下人吸钱,让大家把钱放回来。
美元不仅仅流通在美国,还流通全球。
所以全球各地的美元就会回流美国,大部分美元回流了,依然放海外的美元就值钱,美元升值。
美元升值,同样多的美元能买更多的外国(非美国)商品。外国商品等于跌价。
外国商品卖美国跌价,卖本国不跌价,那么本国人民的钱就不值钱。美国人的钱值钱买的多,本国人的钱不值钱买的少,外国生产的大部分商品将被美国人买走。美国人等于搜刮了外国人的财富。
所以结论是美联储加息,美元回流,收割全球财富。美联储加息是为了降低通胀率。这里的加息是提高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别误会,这可不是我们存款的利息,而是银行和银行之间为了应急互相拆借彼此闲余资金的利息(同业拆借利率)。
加息是要将市场的同业拆借利率整体提高并维持在一定范围。联邦基金利率是由市场各大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综合计算出来的,每个银行都可以自己决定自己对外的同业拆借利率。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也可以调高自己的同业拆借利息,进而影响联邦基金利率。但如果市场的钱太多,各大商业银行有充足的钱互相借贷,就不会傻到向刚刚提高利息的美联储借钱,所以美联储想仅仅通过调高自己对外贷款利息来影响联邦基金利率,有时很难到达想要的加息效果。因此美联储通常需要使用其它方法辅助先回收市场的资金,让商业银行普遍缺钱,才能更快达到加息目标。
我们知道政府是没有权力印钱的,但他有权利发国债来借钱,而美联储是负责印钱的,平时主要通过购买政府的国债和向商业银行放贷向市场分发印出来的钱。美联储通过购买政府的国债,积累了海量优质债券,这些债券就是回收市场资金的重要筹码。那么是怎么通过债券回收市场资金的呢?例如美联储要加息一个百分点时,除了提高自己的拆借利息,美联储为了回收市场资金提高加息效率,就会开始向公开市场甩卖自己积累的海量债券,类似对着大街喊:“亲们,我有很多国家发行的优质债券,现在我要吐血低价卖掉我的优质债券了,你们有钱的赶紧花钱买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会观察各大银行间的平均拆借利率,等到这个利率提升了一个百分点的时候,我就停止甩卖咯”。
于是各大有资质的金融机构纷纷花钱抢购联储会手上的优质债券,金融机构的钱逐渐被美联储收入囊中,这种甩卖债券的操作,我们称为缩表。美联储提高自身对外的拆借利息再配合缩表的这样一波组合操作之后,银行等金融机构可用于其它投资和放贷的钱变少了,银行就会更珍惜手中的闲余资金,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以较低利息借给别的银行了,假如哪个银行急着用钱,那么只能给高一点的利息,别的银行才愿意借钱给你。在金融市场上这个提高的银行间拆借利息指标的提高直接导致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就是所谓加息。
这个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还会进一步传播,话说加息后银行的可低利息借出去钱少了,向其它银行借钱的成本变高了,需要吸引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就会把存钱的利息稍微提高一点,这样除了贷款利息变高,我们普通人的存款利息也会变高,但加息真的不是为了提高我们存存款利息,只是顺带的影响结果之一,直接结果是让银行获得钱的成本变高。
银行获得钱的成本变高,会导致银行对外贷款减少,因贷款而衍生的货币就会减少,通胀压力因此获得缓解。美联储为了方便衡量调控效果,很粗暴地将由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组成的联邦基金利率上浮幅度作为调控目标。
2018年9月,美元走强,也带来了一波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潮。
“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美元持续升值和美联储持续加息。”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胡荣分析,更深层的原因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趁着美元贬值,借债较多,远超自身的承受能力。因此当美元升值和利率上升时,他们无力偿还,导致货币和经济的崩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撰文分析,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波动明显,而中美货币政策分化进一步扩大,增加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人民币贬值会对中国经济社会造成广泛的影响——首先是外资或受到汇率波动加剧的影响流出中国资本市场,其次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贬值压力增强,也不利于中国进口产业的长期发展。
吐司面包的做法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贝叔~
吐司一直以来都是早餐的常客,很多人为了方便往往会把吐司作为早餐的首选食物之一,所以今天贝叔为大家带来这款营养又健康的奶香吐司的制作方法,大家记得一定要吃早餐哦!
原料准备:
高筋面粉250g
干酵母3g
黄油30g
盐3g
细砂糖45g
奶粉15g
水120g
步骤详解:
1.将事先准备好的高筋面粉、奶粉、干酵母、盐、细砂糖、鸡蛋、水倒入厨师机内低速搅拌2分钟,搅拌均匀后,改为高速搅拌至表面光滑,面团不易扯断
2.再加入30g的黄油,低速搅拌均匀,然后改成高速搅拌,直到可以扯出“手套膜”即可
3.将面团揉圆,盖上保鲜膜室温醒发至原来的2倍大小
4.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长条,宽度和土司盒长度等长,放入吐司盒内盖上保鲜膜,醒发至土司盒的八分满就可以了
5.烤箱预热:上下火165℃,预热10分钟;在吐司表面刷一层蛋液,把烤箱温度调至上下火140℃,烤30分钟即可 ,面包出炉后进行“震”盘
到这里,一个奶香吐司就完成了,不仅配牛奶口感好,还可以拿来做早餐三明治,小伙伴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点关注不迷路! 有兴趣学习和有疑问的小伙伴可通过留言评论和私信的方式,贝叔都会为大家一一解答的
温和型领导该如何立威处事?
作为一名领导,要立威处事,重点不在于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风格,而在于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下属。还记得刚毕业不久来上海找工作,有家生产制造企业约我去面试,前面各种性格测评、面试都感觉很不错,临结束,面试官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
你小小个子、说话又这么轻言细语的一个女生,如果让你去跟工厂的一线工人讲课,他们都不听你的怎么办?
一个职业上发展得更好的领导,首先应该选对适合自己的环境虽然面试前我自认为准备比较充分,但这道题我确实不会……一时有点懵,不知该如何回复。
后来面试也就止步于此了。
即便之后我无数遍想过这个问题,也给出了很多答案,但最终又都被我自己推翻。因为我只能承认:
这个我真的无能为力。如果他们要求候选人能够对一线工人具有威慑力,找一个看起来彪悍又严肃的男性培训师、又或者看起来就很不好惹的女性培训师会更适合。
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温和型的领导当然可以有很多方法用来在下属面前立威,但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效果不是更加立竿见影么?
当然,我绝对没有歧视一线工人的意思,觉得他们就应该用更加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而是说,在某些环境中,简单粗暴的方式大概率是更能够提升效率的,一个以温和见长的人,就不必在这种环境中追求职业的长足发展了吧!
比如在军队里,领导的命令就是绝对的权威,十万火急的战场上,更不可能还有领导能温和地循循善诱。
一个人如果能够更早地认清自己的性格,选择与自己风格相契合的行业和职业,比硬生生地削足适履,肯定要轻松多了。
也因此,我至今仍然感谢当年的面试官,让我开始思考自己行业匹配性的问题。
相对于性格类型的不同,是否目标导向更能决定领导的立威处事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即便在以严刑峻法闻名的秦国,商鞅变法之初,为了树立国家“言必行,行必果”的可信形象,也是从一个“热搜事件”开始:
京城南门外树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如果有人能够把它搬到北门,就可以得到10金;围观的人虽然多,但大家都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于是奖励金额加到50金,终于有人愿意一试,于是就顺利得到奖赏。
法家的那一套严苛标准和制度,按说足够威慑普通老百姓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用这样的方法来立威处事?
因为秦孝公和商鞅都清楚,他们要的是富国强兵、最终成为霸主甚至一统天下,要达成这个目标,仅仅靠严刑峻法是不行的。
所谓“目标刻在钢板上,方法写在沙滩上”,能达成目标的方法都可以一试,最好综合运用,达到最佳效果。
事实上,在现代管理中,对领导力的研究也早就证明了:任何性格,都有可能成为一名特别成功和出色的领导者,只要他的成就动机和目标导向足够强。
为了达成管理目标,可以充分根据自己的性格扬长避短。比如温和型的领导,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个人领导魅力让下属信服。
短期的立威处事靠威严,长期的立威处事靠领导魅力立威并不是为了让人感到恐惧和害怕,而是让人信服。
而一个领导,要让人信服,短期立竿见影的可能是看起来威严有攻击性,更长期来看,则需要更多其它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
第一是公平公正无私心。能合理地设置奖惩,公平地评估结果,并坚决落实奖惩政策,让下属一切行为的后果都具有高度的确定性;
第二是在做人和专业上,能为人表率。让下属发自内心地尊敬,想要追随并希望能够成为自己领导这样的人。
一名领导,能够做到这个程度,就已经达到立威处事的最高境界了。
而这些,是跟性格完全无关的。
或者更进一步看,恰恰是温和型的领导更容易达到这个境界:
因为一般来说,性格温和的人,是更能够共情,倾听和尊重别人的,能够处处考虑和照顾别人的感受,为人处世自然就会追求更加公平公正;
同时因为没有那么自信和自我,会不断质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绝对正确?带着这样的疑问,就会在专业上不断深入,最终会比那些了解皮毛就自以为掌握全部的人走得更远。
温和型领导应如何立威处事?有这个困惑的管理者,其实对作为领导的威信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层。
这中间可能有环境原因,如果工作环境要求必须看起来更加威严不好惹才能树立威信,那不妨再认真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方向;
如果不是环境原因,则应该意识到,坚定地达成某一个目标、修炼自己做人和专业上的领导魅力,才是建立领导长久威信的根本。
我是有余姐,10多年上市公司HR,专注分享求职面试、职业发展实用干货,关注@游刃职场EW,一起成长为更具选择权的职场人。
乌拉圭的经济状况如何?
不少人对乌拉圭还是不陌生的,毕竟乌拉圭曾两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与十五次美洲杯冠军,是首届世界杯举办地,在足球界是绝对巨人般的存在。
乌拉圭被称作是“南美小瑞士”,虽然算不上多么的发达富裕,但乌拉圭风光优美物产丰饶,并且环境稳定,民众的生活过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整个拉美地区,乌拉圭的经济发展程度是相对较高的。
乌拉圭面积超过17.6万平方公里,与贵州基本一致,人口仅有三百多万,整体说起来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其境内几乎都是平原,仅有极少数丘陵地势比较高。
原本这里是查鲁亚部落印第安人的住处,近代被西班牙人征服,曾被占据阿根廷的西班牙人与占据巴西的葡萄牙人争夺,最终确定为西班牙人殖民地,属于拉普拉提总督区管辖,1825年的时候正式自立门户。
算起来的话,乌拉圭步入近现代发展的时间是比较早的,至少比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地区都要早很多,而这也成为了乌拉圭发展的一个明显优势。
虽说面积不大,但毕竟人口也不多,倒是足够了,更加重要的是,乌拉圭的土地不仅非常平坦肥沃,而且地下还埋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
目前乌拉圭已探明具备商业价值的矿产中,最出名的就是水晶、铁矿、黄金、玉石、玛瑙和大理石等等,除此之外,乌拉圭的林业资源和渔业资源都相当丰富,这对于人口数量有限的乌拉圭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财富。
就好像澳大利亚一般,丰厚的资源物产让乌拉圭打从一开始就不需要刻意发展工业,依靠开采资源与农牧业,乌拉圭人的生活就可以过得很舒适。
早在建立之初,乌拉圭的经济就以出口农产品为主,二十世纪初期的乌拉圭与那时的阿根廷一样,都因此变得极其富有。
时移世易,现在的乌拉圭已经不如从前,但其经济仍旧主要依赖于农牧业,作为潘帕斯草原延伸部分的乌拉圭,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出产的粮食作物与乳肉制品,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不输给其他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只不过乌拉圭的经济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加上极其依赖国际市场,因此经济也非常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波动冲击,所以经济发展很脆弱。
在拉美地区,乌拉圭的农牧业很发达,出口商品以肉类、乳制品、水产品、粮食作物还有矿产为主,对外贸易占据了乌拉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相较于农牧业,乌拉圭的工业并不发达,而且多半也都与农业有关,主要就是各种农产品的加工工业,此外还有造纸、纺织、羊毛加工之类,服务业之中,物流、旅游与金融产业的占比相对较高,这也与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有关。
乌拉圭的年人均GDP超过1.6万美元,而且物价比较低,在整个拉美地区算是个经济挺发达的国家,其发展模式,与澳洲、新西兰等颇有相似之处。
由于经济规模小、产业结构太单一,这些都成为了乌拉圭的心腹之患,当年南美经济危机乌拉圭就首当其冲,深受打击。
为了尽可能削弱这样的危险,多年来乌拉圭也是不断在努力改变,除了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延长农业产业链之外,乌拉圭也在全力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希望乌拉圭能够改变对农牧业过度依赖的局面。
现在的乌拉圭,按照人均GDP来算的话,属于中等发达国家,但因其购买力较高等原因,世界银行将其定为了高收入国家,在南美只此一家。
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偏重于工业与服务业不同,偏重于农业的国家在现代比较罕见,而乌拉圭这么做,也的确有其深刻的道理。
乌拉圭的农业条件极其优越,而其自身人口很少,缺乏发展工业的条件,顺从其本身的优势尽可能发展现代农业,是乌拉圭最好的选择,而多年来,乌拉圭极力发展的金融业、旅游业等等也大多都是不会破坏环境的无烟产业。
乌拉圭的经济,在地区乃至世界上都是不起眼的,不过按照其自身最适合的方式发展,也是乌拉圭经济最出彩亮眼的地方。
关于瑞典辱华事件?
这个事情发生有几天了,目前正在中国网络持续发酵,下面我来给大家梳理梳理。
(1)首先我们来看下事情的大概经过这件事发生在瑞典时间9月21日,当晚,瑞典电视台《瑞典新闻》栏目中播出了一段时长1分33秒的辱华视频。其内容是给前来瑞典的中国游客的信息提示,视频用中文配音上传至我国某社交平台播出。视频名称美名其曰“欢迎来到瑞典”,但是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瑞典人竟然以这种近乎侮辱的“幽默”方式来“欢迎”中国游客,我不知道大家看了之后似乎依然哭着喊着要去瑞典呢?
在视频中,主持人发表恶毒侮辱攻击中国和中国人的言论。比如主持人罗恩达尔对中国游客提出多条“建议”。其中一条:“我们不在历史建筑物外拉屎。但是你要是手上有一点大便,在瑞典我们就洗手”。似乎中国游客现在经常随地大小便,拉屎不洗手,我靠,这明明是印度阿三的专利啊,十几亿阿三齐声抗议,表示不服。
(2)瑞典辱华时间后中国的愤怒瑞典辱华视频传到中国以后,出了驻瑞典大使馆抗议以外,央视也相继发声表达愤怒情绪,新闻用了大大的标题:如此辱华,是可忍孰不可忍!并且例举了瑞典人四大罪状,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说得非常好,随随便便就拿十几亿中国人开涮,只能说瑞典人脑残到家了。
其一,视频拿“拉屎”、“大便”当噱头,趣味低级令人震惊。尽管视频中无处不在地透露着文明的优越感,但所暴露出的品味却极其低端,显示出策划者粗俗不堪的个人教养。
其二,视频面对中国人群体,直呼“平等的原则不适用中国人”,其种族主义言论令人震惊。如今,竟然还有这种言论和给这种言论张目的媒体平台,实属罕见。
其三,视频拿中国游客受辱事件作为调侃对象,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还无限扩大侮辱的对象至全体中国人,足见个别瑞典人内心存在的无知和偏见。尽管这种言论只是极个别现象,完全不能代表全体瑞典人,但放任无知和狂妄的存在,将是极其危险的。
其四,作为一家新闻媒体,瑞典电视台不仅逾越媒体平台客观公正的底线,严重违背媒体的职业道德,也显示出相关制作人员基本职业素养的缺乏,和道德水平的低下。
(3)普通国人应该怎么面对辱华事件?
大使替我们抗议了,央视也出来表达愤怒了……那么这件事情是不是就过去了呢?我个人觉得还远远不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说的是:这事没完、这事没完、这是没完!!!
面对国人的愤怒,瑞典人居然毫不悔改。昨日该节目制作人反而扬言不会对此道歉,认为“中国人不懂什么是幽默”。明明侮辱了别人,反而说别人不懂幽默,这是什么逻辑?这和强奸了人家,然后说因为你长得太漂亮了不是一样么?面对瑞典人的粗俗、无礼、野蛮,无知,9月23日,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最新发布,提醒在瑞典中国公民注意安全。这也是在间接告诉大家,去瑞典是有风险的啊。
怎么样?看了这么多,网友们肯定有很多话要说啊,我就不想说什么抵制瑞典之类的话了,你们来表达吧!欢迎留言,加关注,谢谢!